视觉河南首页

地 市: 郑州 | 洛阳 | 开封 | 平顶山 | 焦作 | 安阳 | 濮阳 | 信阳 | 南阳 | 鹤壁 | 济源 | 周口 | 驻马店 | 漯河 | 商丘 | 三门峡 | 许昌 | 新乡
首页 > 社会 >

“全省老记者看河南·许昌行”集中采访调研活动走进许昌经济技术开发区
2021-06-13 16:21:00   来源:河南新闻图片网   责任编辑:关潼

查看原图
  品味中原文化,讲好出彩故事。为配合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2021年6月11日,“全省老记者看河南·许昌行”集中采访调研活动走进许昌经济技术开发区,聚焦城市发展、乡村振兴,充分展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感受开发区发展活力,集中展示宣传开发区“二次创业”以来的发展变化和时代风采。
  
  启动仪式上,许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吕宝华、许昌市老记者协会主席邢志坚分别致辞。

       随后,来自省、市老记协的老新闻工作者、媒体记者先后到西继迅达(许昌)电梯有限公司总部、西继迅达扶梯新厂、河南晶锐冷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同心传动股份有限公司、许昌生物医药产业园、一峰智慧冷链物流园等实地参观考察。
  
  许昌经济技术开发区1994年10月成立,1997年11月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升级为省级开发区,2010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07年4月,许昌市委、市政府决定由开发区代管原许昌县的长村张乡和魏都区七里店办事处徐庄、罗庄、老户陈社区。代管区域面积59.5平方公里,下辖2个街道,27个行政村(社区),总人口10万余人。
  
  开发区坚持实施“产业立区强区”发展战略,通过做大做强电梯制造、智能装备、电力装备等主导产业,改造提升发制品传统产业,积极培育生物医药、储能、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逐步形成了“一中心一基地六园区”的产业布局,着力打造“智造之都”样板区。“一中心”即许昌中关村发展创新中心;“一基地”即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六园区”即国际合作产业园、电梯产业园、智能装备产业园、电力装备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
  
  开发区先后荣获“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国家级电力电子装备特色产业基地”、“河南省对外开放先进单位”、“河南省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河南省创新型产业集聚区(试点)”、“河南省产业集群商标培育基地”、“河南省质量强区示范区”、“国家绿色园区”等荣誉称号。
  
  2019年以来,开发区按照中共许昌七届市委第88次常委会会议关于“理清思路,实现经济技术开发区二次创业,推动高质量发展”总体要求,确立了“一年见实效,两年掀高潮,五年创佳绩,十年进百强”的发展目标,全力推动开发区实施“二次创业”,努力打造“智造之都、宜居之城”样板区。
  
  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发展。以两大园区(生物医药产业园、智能电梯产业园)为抓手,着力发挥产业聚集优势。总投资75亿元的生物医药产业园规划占地面积3500亩,是淮河流域唯一一个拥有3000多亩三类工业用地的生物医药园区。园区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污水处理厂、供水厂等基础配套设施总投资近12亿元,2021年上半年即可建成试运行,将为园区入驻的企业提供西气东输、南水北调优质的气源和水源。目前,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已集聚津药瑞达、元化生物、富森生物等多家公司。总投资48亿元的智能电梯产业园以西继迅达电梯有限公司为龙头,集聚了几十家配套企业,形成了原材料加工、关键零部件、整梯制造、电梯物流等完整的产业链条,已成为我国中西部最大的电梯生产基地。电梯产品覆盖国内市场,出口东南亚、中东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行业综合排名前八。两大园区推动开发区在“智造之都”建设上实现双轮驱动。
  
  科技创新激发内生动力。开发区坚持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紧盯“卡脖子”技术开展攻关,使创新链高效服务产业链,推动制造业提质增效、涅槃升级。启动“小升规”培育计划,明确提出2021年要新增规上企业71家的目标,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群量做大,增强开发区的后发优势。对传统产业大力实施“三大改造”,尤其是加大智能化改造力度,引导企业实施“设备换芯”“生产换线”和“机器换人”,以制造业+互联网、制造业+人工智能等手段加速产业升级,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深入挖掘各在建、拟建的绿色化、智能化及技改类项目,2021年共入库“三大改造”项目17个,其中智能化项目9个,绿色化项目1个,7个技术改造项目,在库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同时,采取科技培育、载体建设、贯标评定、绿色制造申报等措施,帮助企业用好国家、省、市各层面支持政策,用足改革开放政策红利,引导激发区内企业转型动力和创新活力。
  
  城乡融合发展步伐加快。以“一个中心”(产业配套服务中心)为载体着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谋划实施城建基础、社会事业、商业、住宅四大类共54个项目,在推动“宜居之城”建设上实现了重点突破。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完成投资比例达102%,城市品质不断提升、功能更加完善。阳光大道瑞贝卡大道连通工程、开元大道等道路通车,许由路等多条断头路打通,进一步完善了城市交通网络。乡村振兴战略有序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有效改善,乡风文明氛围浓厚。坚持把就业作为民生之本,2020年全年新增就业完成比例达到105%,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完成比例达到144%。许昌龙湖医院建成投用,教育三年攻坚如期完成,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住房保障、低保五保、救助救济等政策全面落实,切实兜牢了民生底线,提升了民生福祉。
  
  精准招商扩大对外开放。坚持规模与质量并重原则,把有限的资源真正落到大项目、好项目上,今年5月,开发区在许昌市“珠三角”地区集中招商活动共签约4个项目,分别是投资30亿元的中国许昌全球跨境电商产业集群项目、投资10亿元的许昌氢能科技产业园项目、投资3.6亿元的微型动力设备研发基地项目以及无人机运营中心项目。坚持补链与建链并重,以“两大园区”建设为抓手,围绕智能电梯、电力电气装备、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绘制产业招商图谱,着力引进一批牵动产业、催生集群的龙头项目,积极引进主导产业上下游配套项目,推动产业向集约集聚集群发展。坚持内引与开放并重原则,以国际合作产业园为抓手,大力引进培育外贸主体,加大中欧、中德、中非合作力度,主动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深度融入“一带一路”“郑许一体化”战略体系,激活国家级开发区辐射带动能力,提高开放质量和效益。
  
  乡村振兴开创“三农”新局。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在村集体经济、现代农业、人居环境、乡村旅游、乡村治理等方面各显神通、打造样板,把产品变商品,把村民变股民,把田园变公园,拓宽强村富民路,融出富民新空间,走出治理新路子,绘就出开发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画卷。打造城乡“一体化”,在居住、医疗、教育和基础保障等方面合理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开发区连城接村的特色功能,构建有特色、有魅力的美丽城乡体系,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每年10月举办“农民丰收节”,开发一条农村旅游线路,通过农产品展示、农家体验等形式,让农村成为“记得住乡愁”,城里人向往的广阔天地。加强城乡人才融合,充分发挥乡村振兴工作指导员作用,大力引导企业家返乡办企业、农民工返乡创家业,让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乡贤人才参与建设家乡,为乡村振兴播下更多“火种”。
  
  2020年12月以来,在许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党工委书记范晓东带领的新班子的核心引领下,开发区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拉高标杆自加压力,不懈奋斗勇毅笃行,紧紧围绕开发区实现“二次创业”高质量发展目标,确定在庆祝开发区成立30周年(2024年)之际,冲刺入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百强、经济实力翻一番的奋斗目标。
  
  今年以来,开发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找准基点、找准优势、找准短板、找准对策,以“产业立区强区”为引领,坚持“项目为王”,强化“五个理念”(坚持创新驱动理念、坚持园区转型理念、坚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理念、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理念、坚持补齐发展短板理念),围绕“四产业一融合”(做强智能电梯产业、做大电力电气装备产业、做实生物医药产业、做稳现代服务产业、做优产城融合),抓牢“五个突出”(突出党建引领、凝聚强大发展合力,突出高质量发展、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突出改革开放、营造优良营商环境,突出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突出民生改善、实现群众生活高品质),对标一流,换道超车,深入推进开发区“二次创业”,当好许昌经济发展的项目部、服务部,扎实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高质量,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2021年第一季度,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6.1亿元,同比增长18.3%,在全市排名第4;第三产业增加值4.6亿元,同比增长18.8%,在全市排名第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6%,在全市排名第4;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4%,在全市排名第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亿元,同比增长29.4%,在全市排名第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0.8亿元,同比增长29.1%,在全市排名第2;实际吸收外资2021万美元,完成年度目标的31.7%,与禹州市并列全市第1;引进省外资金5.9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25.1%,在全市排名第6;跨境电商进出口完成5.4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23.2%,在全市排名第3。全区经济稳中向好,成功实现首季“开门红”。
 
  据了解,这次集中采访调研活动是以“庆祝建党百年,见证出彩河南”为主旨的“全省老记者看河南”活动的一部分,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分期分批深入全市各县市区和基层一线采访调研,看城市发展,访乡村振兴,实地感受许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成就、新变化、新气象、新风貌。通过撰文摄影、作诗绘画、微信、视频等多种方式,为新时代讴歌点赞,为奋斗者助力加油。 (张培 邢志坚)
 

【责任编辑:关潼 】

相关图集